为什么粮食产量总体上升,农民收入却下降(四)

《需求》→《供给》→《均衡价格》→《弹性分析》→《政府干预》 #####这次要说“弹性分析”。

我们已经知道需求量和价格这两个量是存在因果关系的,成反比例关系: 价格越高,需求量越低,价格越低,需求量越高; 并且,具体价格高多少,对应需求量减多少,可以在需求曲线图上直观感受到。

下图为某18线小县城“鹅城”居民对榴莲的日需求量。

当前鹅城市场上带皮榴莲的价格为40元/千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20元一斤,对应的需求量为3吨。

假设你的老板控制了鹅城的榴莲供应,他想知道榴莲价格对销售量的影响,你恰好是它的市场调查员,你该怎么回答他呢?

回答1:价格在60元/千克时,没人买。价格在50元/千克时,能卖出1500千克.... 要是这么说,估计你的老板会让你当场毕业。

回答2:价格每下降10元,销售量可以增加1500千克(先不考虑超出边界的60元和0元问题,因为暂时不需要让问题复杂化)。 中规中矩,大多数人基本都会这么回答。

但是这帮子经济学家可不这么看价格需求影响,他们发明了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是衡量需求量对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的指标;在新华字典中也有对弹性的解释:比喻事物可大可小,可多可少的伸缩性。(用我自己的话说,就是需求对价格的敏感度,这是我的理解,请小心食用

需求价格弹性 = 需求变动量百分比 / 价格变动量百分比

为什么不用 需求变动 / 价格变动,而是用 需求变动量百分比 / 价格变动量百分比

答:因为百分比不用考虑单位的问题。

比如我们中国人就不喜欢用千克做单位,大家更喜欢用“斤”来作基本重量单位(1斤 = 500克)。并且价格单位“元”也只是我们中国人常用的基本货币单位。

假设价格从40元下降至30元,下降10元,需求量将会从3000千克升至4500千克。上升1500千克。

如果我们用需求变动 / 价格变动作弹性,按照我们的单位计算, 需求变动量 = 1500千克 = 3000斤, 价格变动量 = 10元。 弹性为 = 3000斤/10元 = 300斤/元(注意:单位不同时,单位不能约掉) 那这个美国佬就蒙逼了,因为他的大脑对这两种单位没有概念,想明白还要去查汇率表和重量转换表。

反过来,美国佬喜欢用美元和磅作基本单位,那么, 需求变动量 = 1500千克 = 3307磅(一磅 = 453.59克)。 价格变动量 = 1.49美元(2022年6月12日 汇率:1人民币 = 0.1491美元)。 弹性为 = 3307磅/1.49美元 = 2219磅/美元。(注意:单位不同时,单位不能约掉) 这些单位,我们也是一脸懵逼,不查表,也是不知所云。

如果大家都用百分比: 我们 = (3000斤/6000斤)/(10元/40元) = 2(注意:单位相同,能约掉) 美国佬 = (3307磅/6614磅)/(1.49美元/5.96) = 2(注意:单位相同,能约掉) 这时的弹性值就统一了。

假设,现在榴莲价格从40元下降至30元,反应如下图:

原来的价格为40元,价格下降了10元,现在30元。 价格变动百分比 = 10元 / 40元 = 0.25

原来的需求量为3000千克,需求量上升了1500千克,现在4500千克。 需求变动量百分比 = 1500千克 / 3000千克 = 0.5

注意:由于需求和价格是反比例关系,所以需求价格弹性肯定为负值,但是为了计算方便,经济学家约定俗成需求价格弹性使用绝对值表示。

需求价格弹性 = 需求变动量百分比 / 价格变动量百分比 = 0.5 / 0.25 = 2

这种求弹性的方法叫做**“端点公式”**。

产生了新的问题

上面计算的是价格从40元降至30元的弹性,那么如果用端点公式计算30元上升至40元的弹性如何呢?

原来的价格为30元,价格上升了10元,现在40元。 价格变动百分比 = 10元 / 30元 = 0.33

原来的需求量为4500千克,需求量下降了1500千克,现在3000千克。 需求变动量百分比 = 1500千克 / 4500千克 = 0.33

此时的需求价格弹性 = 0.33 / 0.33 = 1

同一个区间,涨价和降价产生了不同的弹性结果,这种差异是否具有现实意义?我没有在资料上看到具体的解释(我个人隐约感到这种差异是符合实际的,由于心理的作用,人们对待涨价和降价的消费反应是不同的,这应该会导致弹性的变化),但大部分经济学家由于这差异化不太认可“端点公式”,为了消除“端点公式”的弹性差异,提出了新的算法。称为**“中点公式”“中点法”**

###中点法 & 弧弹性 总结一句话:取需求曲线上两点的中点作为分母。 非常简单,举个例子就明白了。

比如价格,无论是从30到40,还是40到30,都取两个值得中间值35,然后用变动量10除以35,需求量同理,计算如下:

原来的价格为40元,价格下降了10元,现在30元。 中点法:价格变动百分比 = 10元 / [ (40元 + 30元) / 2 ] = 0.2857 原来的价格为30元,价格上升了10元,现在40元。 中点法:价格变动百分比 = 10元 / [ (30元 + 40元) / 2 ] = 0.2857

原来的需求量为3000千克,需求量上升了1500千克,现在4500千克。 中点法:需求变动量百分比 = 1500千克 / [ (3000千克 + 4500千克)/ 2 ] = 0.4 原来的需求量为4500千克,需求量下降了1500千克,现在3000千克。 中点法:需求变动量百分比 = 1500千克 / [ (3000千克 + 4500千克)/ 2 ] = 0.4

这回可以发现,无论是上升还是下降,只要是同一段区间,得出的变动百分比都是相同的,有一点要注意,得出的数值和用“端点公式”计算出的数值是不同的(虽然两种算法都是“需求变动量百分比 / 价格变动量百分比”, 但是这两个变量的具体值和具体的意义已经改变)。

中点法:需求价格弹性 = 需求变动量百分比 / 价格变动量百分比 = 0.4 / 0.2857 = 1.4

这个是(3000, 40)至(4500,30)这段线段的弹性,简称**“弧弹性”**。

###弧弹性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1、当弧弹性 = 1时,是个什么情况呢?

弧弹性 = 1 计算下弧弹性: 价格变动量百分比 = 20元 / [ (40元 + 20元) / 2 ] = 0.666 需求变动量百分比 = 3000千克 / [ (3000千克 + 6000千克)/ 2 ] = 0.666 (3000, 40)至(6000, 20)这段弧弹性 = 0.666 / 0.666 = 1

可以发现,在这两点间变化时(特别注意!变量从一个值变化到另一个值是一个动作,而不是多个!比如图中这两点间的弧长(或线段),只代表了价格从40元降至20元的一个动作,从40元降至19元的动作不包含其中,并且接下来要说的“点弹性”也一样,比如价格为19元这个点弹性也不包含其中),价格的变动量(A)和需求的变动量(B)相等。

需求变动量百分比 = 价格变动量百分比时,弧弹性才为1。 对应的现实情况是:

如果变化的弧弹性为1,说明既不赚钱,也不亏钱,玩了个寂寞。

这是一种极其偶然的情况,现实中并不多见。

#####2、当弧弹性 > 1时,是什么情况呢?

弧弹性 > 1 计算下弧弹性: 价格变动量百分比 = 15元 / [ (40元 + 25元) / 2 ] = 0.46 需求变动量百分比 = 3000千克 / [ (3000千克 + 6000千克)/ 2 ] = 0.72 (3000, 40)至(5250, 25)这段弧弹性 = 0.72 / 0.46 = 1.57

【 A区域 = 3000千克 * 15元/千克 = 45000元 】 【 B区域 = 2250千克 * 25元/千克 = 56250元 】 说明需求量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不敏感。

弧弹性 > 1,说明需求变动量百分比 > 价格变动量百分比,也就是说,价格变动撬动了更大的需求变动,说明需求量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敏感。所以, 如果此时榴莲从40元降至30元,得B丢A,利润升高11250元。 相反,如果此时榴莲从30元涨价至40元时,得A丢B,利润降低11250元。

再简单点说,弧弹性 > 1 时,降价利润升高,涨价利润降低。

#####3、当弧弹性 < 1时,是什么情况呢?

弧弹性 < 1 计算下弧弹性: 价格变动量百分比 = 30元 / [ (40元 + 10元) / 2 ] = 1.2 需求变动量百分比 = 4500千克 / [ (3000千克 + 7500千克)/ 2 ] = 0.857**(3000, 40)至(7500, 10)这段弧弹性 = 0.857 / 1.2 = 0.71**

【 A区域 = 3000千克 * 30元/千克 = 90000元 】 【 B区域 = 4500千克 * 10元/千克 = 45000元 】

弧弹性 < 1,说明需求变动量百分比 < 价格变动量百分比,也就是说,价格变动撬动了更小的需求变动,说明需求量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不敏感。所以, 如果此时榴莲从40元降至10元,得B丢A,利润降低45000元。 相反,如果此时榴莲从10元涨价至40元时,得A丢B,利润升高45000元。

再简单点说,弧弹性 < 1 时,降价利润降低,涨价利润升高。。

这个多说两句,很多人的直觉是,商品如果涨价,利润肯定是下降的,这是不对的,商品涨价,只能确定需求量会降低(也有例外,有些商品涨价,需求量反而会上升,这是极其特殊的情况,比如我们中国的房子,更是出现了“涨价去库存”的神仙操作,不得不拍案叫绝,原因多种多样,但是根本原因还是地方政府背书,要再不懂,就只能自己去补补课了),利润是否降低是根据弹性来确定的。

弧弹性性质总结:

当弧弹性 > 1,说明需求量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敏感,降价利润升高,涨价利润降低。

当弧弹性 = 1,说明需求量对于价格变动的没有反应,降价或者涨价利润不变,这个特殊的弹性被称为“单位弹性”,并不多见。

当弧弹性 < 1,说明需求量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不敏感,降价利润降低,涨价利润升高。

###引入数学 我明白大多数人从心底里抵触数学,但遗憾的是,任何工作的深入都会牵扯到数学和英语,提前做好终身学习这两门学科的准备,逃避是没用的。

通过前面的图形,我想你应该发现这个弹性应该和斜率有某种联系,这种直觉完全正确,来推导一下。

通过中点法的定义,可以推导出弧弹性公式,最后的结果为简化后的。 中点法求弧弹性公式

这些符号代表是什么? ed = 弧弹性, ΔQ = 需求量变化量,ΔP = 价格变化量, Q₁ = 变化前的需求量,Q₂ = 变化后的需求量, P₁ = 变化前的价格,P₂ = 变化后的价格,

再来回忆下直线的斜率怎么求(k = 斜率):

1、在直线上任取两点(x₁,y₁),(x₂,y₂) 2、k = (y₁ - y₂) / (x₁ - x₂)

那么带入到图像中的两点,求需求曲线的斜率,得 k = (40 - 20) / (3000 - 6000)

(40 - 20)不就是 ΔP 吗? (3000 - 6000)不就是 ΔQ 吗?

可得:k = ΔP / ΔQ

可得:斜率k和弧弹性中点公式的第一个乘数互为倒数!

此时,弧弹性中点公式又可以简化成

由此可以得知, 需求曲线的斜率越大,弧弹性整体来说相对越小; 需求曲线的斜率越小,弧弹性整体来说相对越大;

###点弹性

设想一下,如果价格和需求的变动量非常非常小,会出现什么现象?

当ΔP和ΔQ无限小的时候:

1、斜率k的值不变,因为ΔP和ΔQ的值再小,它们的比值也不变。 2、(P₁ + P₂)/(Q₁ + Q₂)

可变形:

= (P₁ + P₁ + ΔP)/(Q₁ + Q₁ + ΔQ) = (2P₁ + ΔP)/(2Q₁ + ΔQ) = (2P + ΔP)/(2Q + ΔQ)(价格没有变动就不需要用下标区分了)

价格和需求量的变动无限小,就相当于没有(相当于没有并不等于没有,感兴趣的话微积分了解一下)

可推导:

(2P + ΔP)/(2Q + ΔQ) ≈ 2P / 2Q = P / Q

用数学公式表示就是如下图,如果不清楚其中的符号意义也没关系,上面的解释就足够了

拥有了点弹性公式,就可以计算并勾勒出整个需求曲线的点弹性分布。

###点弹性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需求曲线上点弹性 = 1的点是一个分水岭:

在这点上对应的价格和需求量的乘积最大,也就是说利润最大。 在点弹性 > 1的线段中,价格越高,利润越低。 在点弹性 < 1的线段中,价格越低,利润越低。

图中三个价格对应的利润可求: 榴莲价格=45元时:利润 = 45 * 2250 = 101250 榴莲价格=30元时:利润 = 30 * 4500 = 135000 榴莲价格=45元时:利润 = 20 * 6000 = 120000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需求曲线上的点: 距离弹性 = 1的点越远,利润越低。 距离弹性 = 1的点越近,利润越高。

不信邪的可以自己在需求曲线上多找几个点计算利润验证。

###到底用弧弹性还是点弹性呢? 理论来说,当然还是点弹性更好用,因为实际上,在直线的需求曲线上,弧弹性求得也是点弹性,只不过取得是中点的那个点弹性(不是直线的需求曲线就不能使用中点这个概念了,严格使用平均值的概念),导致的后果就是,求弧弹性得两点距离越大,精度越低,精度最高时就是点弹性了。

弧弹性 > 1 O点为MN的中点。 M 与 N之间的弧弹性 = 1.4,O点的点弹性 = 1.4 M点的点弹性 = 3,N点的点弹性 = 0.7

还有一点区别,从上图和图的数据可知,

O点的点弹性 = 1.4,由于>1,O点左边(或上边)的点,利润肯定是越来越低;O点右边(或下边)的点,距离中点越近,利润越高。 也就是说,当点弹性大于1时,涨价一定亏钱。 但降价会不会赚钱,取决于你降价后的点距离中点是否距离近。

MN的弧弹性 = 1.4,也 > 1,但是,并不能确定N点右边(或下边)的弧利润比MN高,只能确定M点左边(或上边)的弧比MN的利润更低,原因是图中情况分水岭的中点被弧“吞”了。也就是说,弧弹性有时只能确定弧两侧其中一侧的性质,并且如之前所说,弧弹性是一个动作,不能代表弧内的其他弧或者点(比如图中MN,只能确定从45元到25元相比于25元到45元利润是上升的,而30元(中点)到25元这段弧,他的弹性是 < 1的,和MN的弧弹性完全相反) 也就是说,当弧弹性 > 1时,在这个动作中,降价比涨价是赚钱的,同时,弧的高点价格以上的价格一定亏钱,弧的低点以下的价格是亏是赚不一定。

同理,如果MN的弧弹性 < 1,不能确定M点左边(或上边)的点或弧比MN的利润更高,只能确定N点右边(或下边)的点或者弧比MN的利润更低,如下图

弧弹性 < 1

O点的点弹性 = 1,能确定当前是利润最大的价格,既然是利润最大的点了,无论左边(或上边)还是右边(或下边),都是利润相对低的点了。 MN的弧弹性 = 1时,可以确定M点左上的点或弧比MN的利润更低,N点右下的点或者弧比MN的利润更。 但是不能确定这是一段利润最大的弧!比如32元到28元这段弧的弹性也是1,它的利润比MN要大。如下图

弧弹性 = 1

虽然点弹性很好用,分析的颗粒度更细,但实际情况是,得出一个需求曲线的完整数学函数是困难的,不能指望两个点就能确定一条直线,因为需求曲线实际上也并不是直线,所以在实际情况下,求点弹性是相当困难的。

如果对于精度要求不高,也可以两点确定直线的算点弹性,个人感觉问题不大,我举一个例子:

一月份的大米价格为1元/500g,鹅城对大米的需求量是 300吨; 二月份的大米价格为1.3元/500g,鹅城对大米的需求量是 290吨;

点弹性: 求斜率:(1 - 1.3) / (300 - 290)= 0.03 求一月份点弹性:1 / 0.03 * (1 / 300) = 0.11 求二月份点弹性:1 / 0.03 * (1.3 / 290) = 0.15

弧弹性: [10 ÷ (290 + 300)] / [0.3 ÷ (1 + 0.3)] = 0.13

其实也差不太多。

不过大家口里经常说的某一种商品的弹性大或者小,一般说的就是弧弹性。因为弧弹性的计算更符合实际情况

但问题是,每一种商品的需求曲线都有>1和<1的区间啊,怎么能确定一种商品的弹性是大是小呢?

榴莲和面粉需求曲线 ps:从中也能看出斜率和弹性的关系,斜率越大,弹性变化程度越小,斜率越小,弹性变化程度越大。

注意其中的k

如上图所示,榴莲和面粉都有弹性大于1、小于1、等于1的区间,但是榴莲的售卖价格经常处在弹性大于1的区间,而面粉的售卖价格又经常处在弹性小于1的区间,(价格是否处在大于1或者小于1的区间,极大的受斜率影响),所以可以根据商品经常处于的弹性区间来断定商品的大概弹性。

实例如下:

注意:其中有价格涨价需求增多的情况,所以弹性变成了正值!

这些需求价格弹性取平均值,就可以认为是大豆的需求价格弹性了。

###弹性总结 一种商品(注意点和弧的涨价降价的意义略有不同,上面已经分析过了), 在弹性 < 1时,就应该涨价增加利润。 在弹性 > 1时,就应该降价增加利润。

弹性只能是作为一种参考指标,千万不能迷信。 真实情况是,我们一般会通过一些条件去估算一种商品弹性的大小... 因为作为老百姓,我们没有能力去测量商品的各个价格区间的需求量,所以也就无法得出具体的弹性值了,而且我们一般不需要具体的弹性值,除非你要在大会上作报告,只要估算出一个差不多的弹性值就好了,你估算的越准,你就越牛逼,估算准的前提是必须要找到影响弹性的因素。

#####那么,有哪些因素决定一种商品的需求弹性呢?

回顾主题: 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幅度大于价格变动的幅度,这种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 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幅度小于价格变动的幅度,对这种商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

根据这些性质,可以得出影响弹性的主要条件:

注意!变化幅度为中点公式中的被除数和除数,不是“端点公式”中的变化百分比!

以下5条内容基本摘抄自 韩景华编著的《经济学原理》一书,做了少许修改。

#####1.替代品的存在与相近性 替代品数量越多,弹性越大,反之则小 一般而言,替代品数量越多,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大。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对任何产品都有完美的替代品,单个生产者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直线,是完全弹性的。若一个卖卷心菜或红薯的生产者提高价格,消费者会转而向其众多竞争对手中购买相应的替代品。经济的全球化、贸易壁垒的消除也会提供更多的替代品,使很多商品的需求弹性上升。自由贸易之下,本田、丰田、福特、宝马、奔驰和大众等外国汽车会成为国产汽车的替代品。然而,吸毒的瘾君子对毒品的需求,没有相近的替代品,是高度无弹性的。某商品的替代品越多,越互相接近,消费者的选择余地就越大。这种商品只要略微涨价,人们就转而购买相近的替代品。因此,这一类商品的价格弹性就比较大。如果可口可乐涨价,人们就会转而购买百事可乐或雪碧,对可口可乐的需求便大大下降。医疗服务和药物的弹性较小。人们生病时求医问药,对医疗、药物的需求量不会因价格变化而产生明显的波动。

#####2.商品在消费中的重要性

重要性越大,弹性越小,反之则大 商品在消费中的重要性,或者说奢侈品与必需品也影响一种商品的需求弹性。有些商品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即必需品,如食品、衣服的需求趋向于缺乏弹性。对于必需品,即使价格上涨很多,需求量也不会有太大的下降,因为这是必不可少的。电被认为是必需的,没有它生活难以为继,因此,涨价不会显著减少人们家中的照明和动力用电,日用家电如普通电视、电饭煲、洗衣机在日常生活中少不了,弹性相对较小。另一些则可有可无,即奢侈品。如钻石、珠宝还有娱乐等的需求则是富有弹性的。家具并不是可有可无,但如果价格高,十年乃至二十年不换也可以,而价格便宜,则可更新换代,所以价格弹性很大。 经济学家曾经对香烟需求的价格弹性做过统计分析。他们发现,成年人对卷烟需求的价格弹性小于1,而青少年(15~18岁)对卷烟需求的价格弹性却大于1。成年人和青少年对卷烟需求的价格弹性的显著差别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一是商品在消费中的重要性。一般说来,成年人抽烟有瘾,相当于必需品;而青少年上瘾不多,对香烟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成年人一般有职业、有相当的收入,卷烟开支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不大,他们不会过多地考虑卷烟的价格;青少年经济上很少是独立的,抽烟也许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一研究。对于公共卫生政策很有指导意义。如果政府打算通过征税来达到禁烟的目的,那么。这项政策对阻止青少年抽烟将比较有效,而对成年人不会有太大影响。

#####3.消费支出在总收入中的比重 占总收入比重越大,弹性越大,反之则小 当人们花在某商品上的开支在总收入的比重较大时,该商品的价格波动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购买大件商品如汽车、商品房要用去总收入的70%,那么该物价上涨5%,消费者也会承受不住这一冲击便放弃购买这些物品。有些商品如食盐、酱油、花椒的开支占总收入很小比例,即便涨价 20%,人们不会因此削减需求,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小。价格相对低下的原子笔涨价几分钱,需求量变化可能会很轻微,因此,这类低价位商品的需求弹性也很低。然而,若汽车或房价上涨 10%,可就意味着 几万元或几十万元的额外支出,这占了大多数家庭收入或预算的相当部分,因此对汽车或住房的需求量会大幅减少。这类商品的价格弹性倾向较高,意味着需求将是富有弹性的。

#####4.市场的界定 类别范围越大,弹性越大,反之则小 在任何商品的市场上,需求的价格弹性都取决于我们所划出的商品市场的界限。商品定义得比较笼统。包罗内容比较广泛。其需求的价格弹性便比较小。例如。粮食是—个包罗内容较多的概念,相当缺乏弹性。徐福记沙琪玛是一个非常狭义的范畴,它的需求非常富有弹性,因为其他品牌的沙琪玛几乎可以完全替代徐福记沙琪玛。 衣服这一类商品的价格弹性很小。因为在现代社会里,除衣服之外,其他可以蔽体遮羞的替代品寥寥无几。但如果把服装具体定义为长裙、短裙、连衣裙、西装裙等,那么,裙服可以相互替代,每一裙服需求价格弹性就较大。因此,比较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一定要检查这些商品的定义范围。

#####*5.时间的长短

时间越长,弹性越大,反之则小

多长算长?一般情况下经济学领域内把一年作为时间长短的分水岭

一种商品的需求往往随着时间变长而更富有弹性。当汽油价格上升时,在最初的几个月中,汽油的需求量略有减少。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购买更省油的汽车,转向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或迁移到离工作单位较近的地方居住。几年之内,汽油的需求量会大幅度下降。一般来说,在越长的时间范围内考虑,产品的需求弹性就越大。当某种产品价格上涨后,寻找和尝试其他可接受的产品需要一段时间。因此当猪肉涨价 20%后,消费者在短期内可能不会大幅度削减猪肉购买量,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会建立起新的习惯,把口味转向鸡肉、牛羊肉或鱼肉。 再如电费上升后人们的反应。短期内如两个屋期里。家里的耗电量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时间长一些,两三个月里,家里的灯泡渐渐换上功率较小的,习惯也渐渐改变,开灯较晚一点了,耗电量减少。时间更长一些,半载一年的,因为电费昂贵,家里不开电炉和空调等,耗电量便减少得更多。所以,价格弹性和统计数据的时间长短相关。

###分析小麦的弹性

1.替代品的存在与相近性 小麦的替代品应该只有大米了,可替代商品数量很少,弹性小。

2.商品在消费中的重要性 对北方人来说重要,对南方人来说不大,弹性中。

3.消费支出在总收入中的比重 比重很小,每人每天平均也就700g的面粉量,超不过5元钱,弹性小。

4.市场的界定 一个大类別,市场上极多的食品其实都是以面粉为原材料做的,弹性小。

#####总体来说,小麦的弹性极低。

###弹性 & 货币升值贬值 & 进出口 有关货币升值贬值的影响在《人民币升值贬值影响概述》中已经介绍了,就不多说了,简单说,货币的升值贬值是相对于美元而言的,影响的是国际贸易,对国内影响不大。

以我们的人民币为例,如果人民币贬值了,其他国家买我们中国的商品就会变得便宜,相当于我们的出口商品降价了。而人民币升值时,其他国家买我们中国的商品就会变贵。

现在假设我国出口海鲜和小麦。

小麦的弹性肯定是要比海鲜低,这个结论没有疑问吧?并且我们已知道, 弹性低的商品涨价会增加利润,降价会降低利润; 弹性高的商品涨价会减少利润,降价会提高利润; (注意这些结论都是笼统的,不严谨的,我们作一般性分析不需要多么严谨)。

如果人民币升值了,相当于涨价,根据根据需求定理,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那么海鲜和小麦的出口量肯定都会减少。

但是由于小麦的弹性比海鲜的弹性小,小麦的总利润升高,海鲜的总利润降低。

假设现在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为1:6 海鲜每月出口量为20万吨,价格为0.5亿美元(3亿人民币)/万吨,收益10亿美元(60亿人民币)。 小麦每月出口量为20万吨,价格为0.05亿美元(0.3亿人民币)/万吨,收益1亿美元(6亿人民币)。

假设现在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为1:3,人民币升值了,出口量全面下降。 海鲜每月出口量为5万吨,价格为1亿美元(3亿人民币)/万吨,收益5亿美元(15亿人民币)。 小麦每月出口量为16万吨,价格为0.1亿美元(0.3亿人民币)/万吨,收益1.6亿美元(4.8亿人民币)。

虽然出口量都下降了,由于小麦的弹性很低,消费者对价格变化不敏感,没有降低太多的需求量。 反观海鲜就比较惨了,由于海鲜的弹性很高,消费者对价格变化非常敏感,涨价降低了对其的超大需求量。

###弹性 & 税收

#####如果让你负责税收,你会把税收摊在哪些商品里呢?

弹性越低的商品代表了人们对它的价格反应程度越低,而在商品中摊入赋税,相当于让商品变相涨价,弹性低的商品摊入赋税涨价后人们不会降低太多的购买量,所以税收一定会摊到需求价格弹性小的商品里。

但还不能摊入到价值太低的东西里去,比如食盐的弹性很低(因为食盐的必须程度实在太高了,仅次于水,并且人均每天摄入量也很有限),但是他的价格也很低啊,增加价格的比重太大会激起民怨(现在食盐价格1斤才3元钱,涨10倍到30元也才受27元的税),太少又不值得收(收税也是需要人力成本的,比如税务相关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管理成本等等,这都是收税的成本),所以食盐不能作为税收的载体,因为他虽然弹性低,但是价值不高。

那么你想想对于中国人来说,什么才是弹性低,价值高的东西呢??

房子!

参考资料: 《经济学原理》- 曼昆 《西方经济学》- 高鸿业 《经济学原理》- 韩景华 “珍大户-认知世界的经济学” - 课程